(资料图片)
日前,“中华文化新读”丛书发布会暨“快雪讲坛”启动仪式在京举办,活动中推介了“中华文化新读”丛第一辑的十本作品。该系列作品由国际儒学联合会秉承“大家写小书”的思路,与活字文化合作策划,并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推出。
活动合影据了解,已出版的10种图书分别为:《兴于微言:小词中的士人修养》(叶嘉莹著)、《沉沙无意却成洲:中国经济改革的文化底色》(厉以宁著)、《激活儒学》(王蒙著)、《儒学今读》(陈来著)、《北宋:山水画乌托邦》(西川著)、《<山海经>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刘宗迪著)、《拥书万卷面百城》(韦力著)《公天下与家天下》(干春松著)、《文物中的鸟兽草木》(刘敦愿著 郑岩选编)、《春秋十日谈》(刘勋著)。
其中既有“大家写小书”,展示大家思想里传统智慧的成果,也有许多中青年学者充满新意的研究成果。活字文化总编辑李学军介绍了“中华文化新读”丛书策划的宗旨,即坚持当代性,择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与当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结合,实现中华文化的当代呈现,同时,坚持原创性,即所有选题均为原创著作,并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材料,着重引入近年来对认识中华文化有所突破和创新的成果。另外,为坚持普及性,出版中,要求以“大家写小书”为原则,写作需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用新语言、新形式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十本新书中,《兴于微言:小词中的士人修养》是叶嘉莹的作品。小词,原本是宴乐助兴之作,却因士大夫在创作时无意或有意地带入家国之思,使其精神内涵呈现丰富层次,形成幽微深曲的美感特质。从两宋之苏东坡、辛稼轩,至清之张惠言、陈曾寿,再到民国之吕碧城、沈祖棻,叶嘉莹在书中透过一首首经典词作,将传统读书人于小词中折射出的隐忍持守、家国抱负详尽呈现,诠释了“兴于微言”的词之特质,以及潜藏其中的士人修养。
王蒙的《激活儒学》解读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早期儒学的观点,引申出传统儒家文化在当今社会对匡正价值观、建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现实意义。王蒙在书中认为,今天我们强调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复古,而是应当辩证地吸收消化儒家文化的精髓,实现传统文化、传统儒学的创造性转变与创新性发展;同样关注儒学,陈来的《儒学今读》从《大学》《论语》《中庸》《周易》等先秦儒家典籍出发,梳理儒学核心思想的缘起和历史演变,讲述儒家伦理和治国理政的观念体系如何造就了中国文化和制度的形态。文化与艺术史类别中,西川的《北宋:山水画乌托邦》巡视李成、范宽、郭熙、许道宁等一众北宋画家,意在重新辨认北宋山水画的成就。西川超越了传统鉴赏、画论史论的框架,跨入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学等领域,剖析宋代文人的宇宙观、天地观。
刘敦愿著、郑岩编的《文物中的鸟兽草木》通过描述古代器物与画像中的鸟兽草木的图案、纹样的风格,剖析其意涵,来推想古人对自然资源的认识、改造与利用,复原彼时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活,追踪古族的征伐与迁徙,再现悠远的宗教礼仪与信仰,呈现出考古材料多方面的价值。
刘宗迪《<山海经>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一书中,还原了历史中《山海经》存在的真实意义,揭开《山海经》中种种怪物的真实面貌,试图弥合今人与古人在语言、知识、文化传统上的断裂。
干春松《公天下与家天下:大同、小康与儒家的社会理想》中认为,由《礼记·礼运》等文献所提出的“大同”“小康”的说法,可以深化我们对诸如贤能政治、禅让和世袭、礼制以及亲亲、尊尊等儒家政治思想核心概念的理解。干春松在书中详细梳理了大同、小康观念的演化,勾勒了儒家对天下国家的认知途径,立足于文明的多样化、民族国家的世界体系,指出建立突破民族、地域、国家局限的人类共同意识的必要性。刘勋《春秋十日谈》选择了春秋时期十个有趣味、有争议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剖析传世文献和新出土文献的相关记载,逼近每个事件或人物的历史真相。通过“新读”这十个春秋史事件或人物,了解春秋时期诸侯国内政外交的全貌。
中国藏书文化源远流长、浩瀚丰厚,既有官方传统,也有民间递传。韦力《拥书万卷面百城》中,即聚焦其中连绵不绝的民间藏书文化,以书楼、书事、书家三章为结构,选取藏书历史中较有代表性的藏书楼、藏书家,深入他们的藏书轶事、书香传奇。(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尔街体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4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