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英国北爱尔兰地区迎来《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签署25周年纪念日。然而,周年纪念日应有的庆祝场面鲜有所见,代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暴力冲突: 当地时间10日,北爱尔兰西北部的德里市发生暴力冲突,示威者向一辆警车投掷了数枚燃烧瓶;第二天,还是在德里市,身份不明的袭击者向警方投掷燃烧瓶和石头,导致两辆警车损坏;同样在11日,警方在北爱克雷根地区的一个城市公墓找出四枚管状炸弹……
△当地时间10日,北爱尔兰德里市发生骚乱
拜登短暂停留17小时 被指弥合分裂作用有限
(相关资料图)
就在11日当晚,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抵达英国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参加《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签署25周年活动。所有这些流血事件发生在拜登到访前的24小时。就在拜登确定访问的一周前,英国在3月28日将北爱尔兰地区恐袭威胁等级从“重大”上调至“严重”。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称拜登此行虽然意义特殊,但必须“谨慎、敏感地”看待美国对北爱尔兰当地政治的影响。
布莱尔用英国人特有的含蓄指出:“影响和施压是有区别的——一个是积极的,另一个是消极的。我所了解到的一件事是,如果你试图迫使人们做一些他们根本不同意的事情,通常是徒劳无功的。”
作为《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签署见证人之一的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即使拜登高调宣称自己的爱尔兰血统,但指望拜登弥合北爱政治和社会分裂并不现实,他不可能起到当年促成和平协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所起到的作用。
埃亨特别强调,北爱议会各党派未能就拜登在议会发表演讲达成一致,演讲不得不改在一所当地大学(奥斯特大学)举行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我不认为拜登所说的话能够使各党派现在或是在下个月重新回归当地议会,但希望我们能够取得进展,或许到5月底或6月吧。
的确,据英媒报道,拜登首次北爱之行仅仅停留了17个小时,包括多一半的睡觉休息时间,与英国首相苏纳克的会晤仅有半小时。两人没有讨论英国“脱欧”之后北爱尔兰边境问题,也没有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唯一有的就是拜登对北爱进行进一步经济投资的口头承诺。
难怪有英媒都在质疑拜登是否已经“讨厌或是反感英国”了。
“脱欧”后遗症令和平协议面临最严峻考验
目前看已无意出席下月英王查尔斯三世加冕大典的拜登,选择来了北爱,那么这份和平协议有何重要之处呢?
《北爱尔兰和平协议》也叫《贝尔法斯特协议》。25年前,北爱尔兰主要党派领导人、英国首相布莱尔和爱尔兰总理埃亨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达成一项历史性协议,结束长达30年的流血冲突。
△1998年4月10日,《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签署现场
该协议可以说是在美国主导下完成的,如果协议失效,也就意味着美国过去的努力付诸东流。另外,在美国深陷银行业危机与经济衰退、欧洲因制裁反噬而自顾不暇的情境下,美英加强战略协调的共同需求显露无遗。
虽然协议在签署初期对于维护地区和平起到一定效果,但是随着英国与欧洲的渐行渐远和英国王室影响力的日渐衰微,和平协议甚至已经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过去25年来,北爱议会大约有9年处于关闭状态。
埃亨指出,在西方体制下,政客总是走在民众需求之后,和平协议签署后,北爱一直难以实行有效的政治治理,北爱议会多次停摆,至今仍无法运行。他认为种种迹象表明,北爱政治和社会依然处于分裂当中,政治体制健康运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爱尔兰前总理伯蒂·埃亨:我个人的看法是,政客总是走在民众需求的背后。民众总是领先的。我想那些当权者和我仍然有点间接参与。但那些现在肩负任务的政客,需要努力让事情回到正轨,让人们恢复正常并一起工作。 但社会仍然处于分裂之中。
英国“脱欧”以来,北爱地区的贸易安排成为英欧关系一大矛盾所在。英国与欧盟今年2月27日宣布达成《温莎框架协议》,对英国“脱欧”后北爱尔兰贸易问题作出新安排。虽然该框架协议得到英国、爱尔兰、欧盟和美国政界的支持与肯定,但没有得到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的支持,后者也拒绝与新芬党等其他党派共同重启议会,这一政治僵局至今仍未被打破。
英国前北爱尔兰事务大臣彼得·海恩9日在英国《卫报》撰文称,25年过去了,由于英国“脱欧”令《北爱尔兰和平协议》面临最严峻的考验。海恩指出,由于《北爱和平协议》在其25周年之际的持久性可能面临迄今为止最大的挑战,现在是英国政府再次优先考虑北爱尔兰的时候了,而不应让它成为“脱欧”后永久的牺牲品。
和平的成果来之不易,然而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北爱问题此时又来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来源:央视新闻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尔街体育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44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